市民如何寻找“小处方”? 官员和专家为你支招
“治感冒不能说价钱越低就越好,但让做血常规、头部核磁共振,就有敲竹杠之嫌。”“媒体报道小处方医生是对的,一般几十元就可解决的常见病,很多大医院却要开四、五百元的处方,和小处方医生比,你们不脸红吗?”
本报推出的“我身边的小处方医生”系列报道在各界引起轩然大波,市民对此议论纷纷,有为小处方医生叫好的,也有认为小处方医生会延误病情的,而更多的市民则倾向于本报所提的“针对常见、多发病患者病情开出效高价低的处方”。
如何看病既科学又合理?本报邀请市卫生局和医学专家,为市民支招。
支招1
市卫生局:大病到医院小病到社区
“晚报‘我们身边的小处方’医生报道非常好,对引导市民科学合理就医提供了正确的方法。”针对市民看病的误区,受市卫生局委托,该局一官员提出了建议。
怎样看病才科学合理?她认为,市民可从几方面做起:1.大病到医院,小病到社区。大病指重大疾病、疑难重症等,小病指常见、多发、慢性等;2.鼓励去社区。近年,我市社区医院的医疗能力得到极大提高,普通小病基本都能得到极好治疗;4.根据自身经济条件选择质优价廉的医院。
支招2
医学专家:大医院看病也有讲究
“小病到小医院、大病到大医院,这是必须遵循的原则。”西南医院门诊部主任刘春生说,除掌握这一原则外,到大医院看病,市民也要学会“少走弯路”。
1.看病选医院不要盲目求大、求高;2.要选对时间。一般情况下大医院周一、二比较拥挤,其他时间人相对少;3.学会用多种方式挂号。可门诊直接挂号、预约挂号(网上、短信、电话等);4.学会运用门诊会诊资源;5.学会为自己省钱。不少医院周末或节假日会推出优惠政策,此时看病既省时又省钱;6.保存好病历和检查资料,避免重复检查花冤枉钱。
支招3
社区医生:要学会逐级看病
“有病先到社区,而后到其他医院。”北碚云泉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魏巨贵认为,从廉价高效角度讲,逐级看病,既省钱又能看好病。
1.有病到社区。社区医院看病方便、费用相对低;2.社区无法解决的疾病到上级医院;3.避免出现为了经济利益滞留病人的情况;4.大医院确诊的疾病,康复期尽量返回社区医治;5.药品选择。能用国产药就不用合资药或进口药。
在社区医院当了回“上帝”
说起儿子的看病经历,渝中区南纪门市民马春(化名)哭笑不得。因为相信大医院的技术,儿子感冒后他就送到儿童医院治疗,结果病没治好,儿子还得了交叉感染,钱多花不说,儿子还多受苦。
马春的儿子10个月大,本月初开始咳嗽、流鼻涕,托熟人、找朋友,在市儿童医院苦等约3小时后,才见到了医生。接下来是各种检查,忙乎1个多小时后,儿子被诊断为感冒,并迅速开处方输液。“因患儿太多,我好不容易才找到输液的地方。”马春说,他带着儿子在拥挤的儿童医院输了8天液并口服药物,但病情不见好转。后在家人强烈要求下,他将儿子送到附近的社区医院。马春说,社区医院宽松整洁的就医环境让他真正做了回“上帝”。经诊断,儿子被交叉感染。医生分析,可能是感冒没能及时治好的原因。同样是输液吃药,两天后患感冒的儿子咧着嘴笑了。
“看病不能一味找大医院。”这是马春的心得。他算了一笔账,在儿童医院治疗8天花费800多元,医疗环境极差,还未治好病。而在社区医院,3天只花了100多元,且环境良好、服务热情。马春总结:“反正小病小痛,我再也不会去大医院了。”
记者手记
主动权在我们自己手中
现行医疗体制下,以药养医诟病已多年,要短期改变并不现实。但回过头来,我们也得检讨自己。
“专家号一号难求”、“大医院门庭若市、小医院门可罗雀”,撇看医疗体制问题不说,是谁造成这种尴尬局面的?其实就是我们大家。在“大医院就是最好的医院、大医院医生就是最好的医生、只有钱花得多才能看好病”的惯性就医观念中,“看病贵、看病难”的呼声才会不绝于耳。
其实,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避免这种状况。如何避免,就是在科学合理并根据自身经济的情况下选择适合的医疗机构,才能真正做到价低效高、药到病除。因此,主动权都在我们自己手中,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医疗机构,实际就是“小处方”,为你看病的医生也就是“小处方医生”。
本报推出的“我身边的小处方医生”系列报道在各界引起轩然大波,市民对此议论纷纷,有为小处方医生叫好的,也有认为小处方医生会延误病情的,而更多的市民则倾向于本报所提的“针对常见、多发病患者病情开出效高价低的处方”。
如何看病既科学又合理?本报邀请市卫生局和医学专家,为市民支招。
支招1
市卫生局:大病到医院小病到社区
“晚报‘我们身边的小处方’医生报道非常好,对引导市民科学合理就医提供了正确的方法。”针对市民看病的误区,受市卫生局委托,该局一官员提出了建议。
怎样看病才科学合理?她认为,市民可从几方面做起:1.大病到医院,小病到社区。大病指重大疾病、疑难重症等,小病指常见、多发、慢性等;2.鼓励去社区。近年,我市社区医院的医疗能力得到极大提高,普通小病基本都能得到极好治疗;4.根据自身经济条件选择质优价廉的医院。
支招2
医学专家:大医院看病也有讲究
“小病到小医院、大病到大医院,这是必须遵循的原则。”西南医院门诊部主任刘春生说,除掌握这一原则外,到大医院看病,市民也要学会“少走弯路”。
1.看病选医院不要盲目求大、求高;2.要选对时间。一般情况下大医院周一、二比较拥挤,其他时间人相对少;3.学会用多种方式挂号。可门诊直接挂号、预约挂号(网上、短信、电话等);4.学会运用门诊会诊资源;5.学会为自己省钱。不少医院周末或节假日会推出优惠政策,此时看病既省时又省钱;6.保存好病历和检查资料,避免重复检查花冤枉钱。
支招3
社区医生:要学会逐级看病
“有病先到社区,而后到其他医院。”北碚云泉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魏巨贵认为,从廉价高效角度讲,逐级看病,既省钱又能看好病。
1.有病到社区。社区医院看病方便、费用相对低;2.社区无法解决的疾病到上级医院;3.避免出现为了经济利益滞留病人的情况;4.大医院确诊的疾病,康复期尽量返回社区医治;5.药品选择。能用国产药就不用合资药或进口药。
在社区医院当了回“上帝”
说起儿子的看病经历,渝中区南纪门市民马春(化名)哭笑不得。因为相信大医院的技术,儿子感冒后他就送到儿童医院治疗,结果病没治好,儿子还得了交叉感染,钱多花不说,儿子还多受苦。
马春的儿子10个月大,本月初开始咳嗽、流鼻涕,托熟人、找朋友,在市儿童医院苦等约3小时后,才见到了医生。接下来是各种检查,忙乎1个多小时后,儿子被诊断为感冒,并迅速开处方输液。“因患儿太多,我好不容易才找到输液的地方。”马春说,他带着儿子在拥挤的儿童医院输了8天液并口服药物,但病情不见好转。后在家人强烈要求下,他将儿子送到附近的社区医院。马春说,社区医院宽松整洁的就医环境让他真正做了回“上帝”。经诊断,儿子被交叉感染。医生分析,可能是感冒没能及时治好的原因。同样是输液吃药,两天后患感冒的儿子咧着嘴笑了。
“看病不能一味找大医院。”这是马春的心得。他算了一笔账,在儿童医院治疗8天花费800多元,医疗环境极差,还未治好病。而在社区医院,3天只花了100多元,且环境良好、服务热情。马春总结:“反正小病小痛,我再也不会去大医院了。”
记者手记
主动权在我们自己手中
现行医疗体制下,以药养医诟病已多年,要短期改变并不现实。但回过头来,我们也得检讨自己。
“专家号一号难求”、“大医院门庭若市、小医院门可罗雀”,撇看医疗体制问题不说,是谁造成这种尴尬局面的?其实就是我们大家。在“大医院就是最好的医院、大医院医生就是最好的医生、只有钱花得多才能看好病”的惯性就医观念中,“看病贵、看病难”的呼声才会不绝于耳。
其实,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避免这种状况。如何避免,就是在科学合理并根据自身经济的情况下选择适合的医疗机构,才能真正做到价低效高、药到病除。因此,主动权都在我们自己手中,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医疗机构,实际就是“小处方”,为你看病的医生也就是“小处方医生”。
上一篇:医院在校门口挂人流广告 凭学生证打折[ 01-01 ]
下一篇:老太痛哭两天“心碎” 悲伤过度使心脏变形[ 03-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