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党建之窗>青年文明号

【致敬】走近支援“疫”线的流调人植秋燕

文章来源:作者: 发布时间:2022年04月22日 点击数:3,433 字体:

前言:3月14日,我院根据阳春市卫生健康局通知,抽调内分泌科护士植秋燕加入阳江市支援兄弟市流调队,于3月16日出发到深圳市南山区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流调中心支援开展流调工作。植秋燕同志在本次工作中以高度的责任感,与同仁们并肩作战、密切配合、鼎力合作,排除各种困难,高水平、高质量、快速流调一个又一个病例。她和队员们夜以继日地工作,经过20余天的连续奋战,于4月5日圆满完成了支援任务。

经过7天的集中居住隔离和7天的居家健康监测后,植秋燕同志主动放弃了医院安排的7天补休,于4月20日回归本职岗位继续服务群众健康,她告诉护理部主任,“我出去一个月,科室的同事也很忙,都没怎么休息。现在支援结束了,想早点回到工作岗位。”今天,我们和你一起走近植秋燕同志,听听她支援期间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

2022年3月16日,我被医院选派到深圳市南山区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流调中心支援流调工作,安排到流调五组。第一次踏入流调组办公室,我瞬间感受到了这份工作的严肃与紧迫,电话拨号声、问询声、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深入接触才了解,每一例确诊病例公布的行程轨迹背后,都是一线流调人员不分昼夜与病毒“抢时间”的结果。当一个传染病确诊病例被发现时,往往意味着已有更多人被传染。尽快找到所有被感染者,采取隔离措施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是传染病防控的重要措施。

流调工作,简单来说就是还原确诊病例活动轨迹,并把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全部找出来,及时做好管控。流调要查明确诊病例14天的行程轨迹,别说老年人,许多年轻人都回忆不起来。这个时候,流调员就要用各种方法帮他们找回“丢失”的记忆。我记得第一次开展流调工作的时候,当我拨通确诊人员的电话后,对方一听我是疾控中心流调人员,紧张得语无伦次,根本不记得自己近14天的活动轨迹。后来结合大数据调查,我和队员帮助对方一点一点回忆,最终完整地还原了整个行程轨迹。调查清楚确诊病人的活动轨迹,只是整个工作的开始,我们还要去确诊病例去过的场所进行现场流调,比如,病例去过一家餐厅吃饭,流调员就需要知道病例坐在哪张桌子上,邻桌用餐人多不多,有没有佩戴口罩,当时餐厅环境是什么样的,然后根据线索去实地查看,通过实地的通风情况,桌子的摆放距离等信息,预判周围人员病毒传染的几率,从而更进一步划定密接者和次密接者,排查清楚后,完成流调报告,整个流调工作才算结束。

流调工作非常严谨,调查对象所讲的内容,每一个时间点都不能遗漏,还要完整衔接,不能有空档;每个环节做的事情、接触的人都要尽可能详细,必须形成完整的证据链,不能漏掉一个。因此,流调人员必须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做到不漏一人、不留盲点、杜绝隐患。

参与支援流调工作20余天,我所看到的是与病毒争分夺秒的流调人,他们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齐心协力,共苦同甘,只为了给疫情防控处置提供有效信息;我所听到的是接不完又挂不断的电话,他们循循善诱地对核酸异常人员和密接者的行动轨迹进行流调摸排,不厌其烦地回答着致电者的各种疑难;我所悟到的是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战中,所有人都应积极配合,共克时艰。

这20余天的流调工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也许流调人员没有医护人员那样显眼,但他们付出的也不比医务人员少,他们同样和病毒拼力纠缠,只为打赢这场抗击疫情阻击战。这次支援工作让我倍感光荣,我会继续以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做好今后的护理工作,全心全意守护生命健康。

结语:目前,我院累计已选派22人次医务人员支援各地的流调工作,做到了哪里需要去哪里。我们为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的流调人员点赞!也致敬每一位为疫情做出贡献的人!愿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早日结束!愿每一个人都平安喜乐!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