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医院动态>医院动态

阳春市人民医院医生提醒:房颤不抗凝,小心心梗找上门

文章来源:作者:心血管中心一区 陈文广、莫介超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07日 点击数:465 字体:

  患者蓝先生,今年61岁,既往有心房颤动病史,但未规范抗凝治疗。大年初二,蓝先生因“突发胸痛、大汗1小时”入院,查心电图提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病情危重。我院胸痛中心立即启动绿色通道,双绕行送导管室为患者行急诊冠脉PCI治疗,术中冠脉造影明确患者左回旋支中远段急性闭塞,可见大量血栓。医生通过抽吸导管对OM(冠状动脉解剖上的钝缘支动脉)三条分支行抽吸治疗,抽吸出大量血栓。经治疗,患者冠脉堵塞处再通,顺利康复出院。

图片1.png

▲心电图提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冠脉回旋支造影.png

▲术中冠脉造影明确患者左回旋支中远段急性闭塞


微信图片_20240604163434.jpg

什么是房颤?

房颤是由于心房快速而不规则电活动导致的。大多数患者在房颤发作时出现心慌、胸闷等不适,脉搏表现为紊乱而不规律,部分患者还可以出现头晕、晕厥发作,后期可以表现为无任何症状。

房颤的确诊主要来自于心电图诊断,因此建议怀疑有房颤发作的患者需要常做心电图筛查。由于房颤早期表现为阵发性发作,可以自行终止,故在做心电图检查的时候会出现心电图正常表现。这时候需要考虑做动态心电图监测,通过延长监测时间筛查出房颤。

颤有哪些危害?

1.脑卒中及血栓栓塞:房颤发作时,由于心房丧失了正常的收缩功能,血液易在心房内淤滞而形成血栓。如果血栓脱落则可随着血液至全身各处,从而引起脑卒中(中风、偏瘫)、肢体动脉栓塞(严重者甚至需要截肢)等疾病。房颤患者缺血性卒中的发病风险是非房颤患者的4至5倍。

2.心衰:心衰和房颤常同时存在并形成恶性循环,两者有相同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脏瓣膜病等。房颤患者心衰的发病率明显增加。

3.心肌梗死:房颤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明显增加。

4.认知功能下降、痴呆:房颤增加认知功能下降、痴呆、阿尔兹海默病、血管性痴呆的风险,即使对于没有脑卒中的患者,房颤同样可以导致认知功能下降。

5.肾功能损伤:肾功能不全是房颤的危险因素,同时房颤患者中肾功能不全的风险也增加。15%-20%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合并房颤,其与死亡率增加相关。40%-50%房颤患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且肾功能随时间推移逐渐恶化。

房颤为什么需要抗凝治疗?

房颤患者极易发生血栓栓塞事件,如果不进行及时规范的抗凝治疗,容易引发血栓(如脑卒中、肢体动脉栓塞等)甚至死亡,尤其对于老年房颤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血栓风险更大,需要长期服用抗凝药。实际生活中不少房颤患者还存在用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等来治疗的情况,不规范的治疗无法将血栓风险降至最低,因此规范的抗凝治疗不容忽视。


d45ca19ad5c0a4469ffe3350797172051.jpg

专家简介:

内一科--陈文广.jpg  陈文广:心血管中心一区主任、心血管介入学科带头人、胸痛中心总监,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工作20多年,曾获“阳江市优秀医师”、“阳春好医生”称号;多次到广东省人民医院进修学习,擅长冠心病、高血压、心衰、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的诊治,熟练掌握冠心病、左主干病变、多支血管病变、高危病变、钙化、分叉、慢性闭塞病变等复杂病例的介入治疗。现任广东省传统医学会心脏血脉病专业委员会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心血管介入医师分会委员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中西结合学会心脏康复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中西结合学会高血压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结合学会心血管介入委员会委员等。参与国家级临床科研项目1项,省级及市级临床科研项目多项;撰写发表10多篇省级以上论文。

 

莫介超1.JPG  莫介超: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2016年到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进修学习冠心病介入技术。擅长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