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医院动态>医院动态

阳春市人民医院:除夕夜,急诊科里的生命守护

文章来源:作者:急诊科 吕成添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05日 点击数:87 字体:

当除夕夜的钟声敲响,烟花在夜空中绽放,整个城市沉浸在团圆与喜悦之中。此时,我院急诊科却是另一番紧张忙碌的景象。这里,是生命的战场,也是希望的港湾,医护人员在春节的烟火气息里,与工作同行、与岗位为伴,默默守护万家灯火。他们的“年味”刻在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里,融于救死扶伤的事业中。

忙碌的急诊科

19:00,急诊科的候诊区坐满了患者。感冒、流感、胸痛、腹痛、头晕、肠胃不适和各种外伤等病症在这个特殊的夜晚一同袭来。医生余业贵、滕超、刘土信、赖敏、彭仲业和护士陈东梅、杨远婷、黄凤、廖玉姬、孙佩玲等在人群中穿梭,耐心询问病情,为患者进行初步诊断和治疗。他们的眼神专注而坚定,丝毫没有因为节日的氛围而分心。


微信图片_20250129095823.jpg


22:30,从大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120救护车送来了一位意识障碍、持续抽搐的儿童患者。急诊科的医护人员迅速行动起来,立即又开始了一场抢救。在抢救室里,气氛紧张到了极点,心电监护仪的滴答声、医护人员忙碌的身影、家属愁眉紧锁的面孔......每一秒都显得无比漫长,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患儿的生死。医护人员争分夺秒,迅速采取了一系列专业且精准的紧急救治措施。随着治疗的逐步推进,患儿令人揪心的抽搐症状终于得到了有效遏制,各项生命体征也慢慢趋于平稳。


微信图片_20250129083705.jpg


坚守的身影

在急诊科,这样的紧急情况随时都可能发生。对于医护人员来说,除夕夜和平时并没有什么不同,大家早已习惯了在忙碌中度过节日。

护士杨远婷是一位年轻的妈妈,最小的孩子还不满三岁,正是最需要妈妈陪伴的年纪。然而,为了能在这个特殊的夜晚担起值班的重任,她在家中只能匆匆吃完年夜饭,随后便手脚麻利地提前将三个年幼的孩子一一安顿妥当。尽管心中满是对孩子的不舍,但她还是准时出现在医院,投身到紧张忙碌的护理工作当中,用行动诠释着医护人员的责任与担当,为患者们点亮一盏守护健康的明灯。她说:“刚开始的时候,心里不好受,觉得对不起孩子。但后来想想,这里有更多的患者需要我,我不能因为自己的个人原因而影响工作。”

除了医生和护士,急诊科的其他工作人员也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付出。救护车的司机全神贯注地驾驶救护车,挂号收费处的工作人员耐心地为患者办理手续,药房的工作人员迅速准确地调配药品……大家虽然分工不同,但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为患者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


微信图片_20250206085516.png


别样的年夜饭

忙碌了一天,终于到了吃年夜饭的时间。但对于急诊科的医护人员来说,年夜饭承载着别样的意义,显得格外特殊。这年夜饭,或许是忙碌间隙匆匆吞咽的几口盒饭,或许是趁着短暂宁静抓紧扒拉的一碗泡面,没有家中的丰盛佳肴,没有亲人环绕的热闹温馨,却饱含着对职业使命的坚守、对病患生命的责任。每一口食物下肚,都是为了积攒力量,随时准备奔赴下一场生命救援,在这特殊的节点,用自己的“不团圆”换取无数家庭的团圆安康。

滕超主治医师是今年除夕夜值班的急诊医生,从接班后一直忙到23:00才抽时间吃晚饭,他说:“作为一名医生,守护患者的生命就是天职。这种除夕夜忙得吃不上饭的情况太常见了,有时候累得胳膊都抬不起来,可心里那根弦始终紧绷着,不敢有丝毫懈怠。但每当看到患者经过我们的救治,病情逐渐稳定,能够平安地走出医院,所有的辛苦都瞬间烟消云散了。这,就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只要患者好,我们就开心。”简单的话语,道出了无数医护人员的心声,他们在万家团圆时默默付出,只为守护那一份生的希望,让这个除夕夜,因他们的坚守而变得更加温暖。


微信图片_20250206085626.png


除夕这一天,我院急诊科共接诊患者392人,其中除夕夜(17:30-次日8:00)接诊167人。在这个特殊的夜晚,急诊科的医护人员们用自己的坚守和奉献,书写着人间大爱,诠释着医护人员的神圣使命,让生命的温暖在寒冬中熠熠生辉,让所有的付出都绽放出最璀璨的价值光芒。


微信图片_20250129083719.jpg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