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故事|阳春市人民医院:医护患携手共谱生命奇迹
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的门后,藏着无数生命与病魔较量的故事。作为这场生命保卫战中的护理人员,当恐惧与绝望如潮水般涌向患者,我们化身为温暖的避风港,以专业的护理、温柔的话语、贴心的陪伴,千方百计地驱散阴霾、增强信心,引领患者挣脱困境枷锁,将命运途中的重重坎坷,一步步踏成通往新生的平坦通途。
患者王阿姨因右侧急性脑梗死合并心肺重症、气管切开由ICU转入神经内科二区监护病房,在这之前,她已在外院接受过治疗。 吞咽专科护士许素宁初次查房时,看到病床上的王阿姨生命体征很不稳定,除了急性脑梗死,还伴有脑出血、急性呼吸衰竭、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心房颤动、胆囊结石等疾病,一边是心、脑、肺三大系统症状的重创,一边是胃潴留与食物反流带来的恶心、呕吐感反复折磨,还有痰多、胆囊结石引起的腹痛、皮肤和巩膜黄染等问题。王阿姨神志虽已清醒,却因气管切开状态无法表达感受和需求,同时被各种病症折磨导致睡眠差、精神疲倦、焦虑。 窗外暖阳破窗而入,病床上的被单都被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边,这本该是充满希望与生机的画面。可彼时王阿姨静静躺在那里,整个人散发着一种令人心酸的绝望,生存的勇气似乎正一点点从她身上流逝。王阿姨的丈夫坐在床边,握着她的手,满眼的无奈和心疼。 许护士认真地向王阿姨的丈夫了解王阿姨的病史、性格以及生活饮食情况,并关切地安慰家属:“王阿姨这病情目前确实很棘手,但王阿姨还年轻,咱们只要团结一心,一起想办法,就一定还有希望!您千万别灰心,我们医护团队肯定会不遗余力,用上最精湛的医术、最贴心的护理。您也要振作起来,咱们共同努力,绝不能轻易放弃,一定要帮王阿姨战胜病魔,让她重新回到健康的生活中去。” 查房结束后,许护士及时就王阿姨的情况与管床医生邓瑞燕沟通,医护团队组织疑难病例讨论、多学科联合会诊,分阶段理清病情,查找前沿文献,梳理症状因果关系,罗列出优先级问题,逐一落实诊疗护理计划。经过一周的治疗,王阿姨胃潴留伴反流、心功能不全、痰多、腹痛、睡眠差、精神疲倦、焦虑的症状明显好转。 不久后,许护士又细心地发现王阿姨唾液多、呈白色胶丝状,嘴角溃疡,她再次与邓医生沟通寻找解决方案。邓医生进行中医辨证后考虑王阿姨阴血不足阳气虚弱,开了相关的中药进行综合调理,配合吴茱萸+粗盐热敷腹部,护理方面则通过持续声门下吸引、使用吸唾管的方法,侧方解决了王阿姨唾液多、呈白色胶丝状,嘴角溃疡的问题。 王阿姨的家属看到她一天天进步、一点点好转,很感动,他们无条件信任医护团队,对医生护士提出的建议,都一一配合和依从。医护间的信任如同一束光投入患者的心房,加速了患者走向康复的步伐。 王阿姨的情况进一步好转后,医护团队开始思考如何解决患者心功能不全与离床活动的矛盾、气切瘘口未愈与希望尽快拔除胃管经口进食正常食物的矛盾、ADL能力下降与恢复自主进食之间的矛盾。经过一番细致入微的讨论,医护团队为王阿姨进行了染料测试、改良容积粘度吞咽测试,联合康复治疗师开展针灸、吞咽、肺康。王阿姨开启了她的逐光之旅,从最初无力地卧着,到拼尽全力撑起身子坐起,再到颤颤巍巍地将双脚挪下床沿,每一步挪动、每一次发力,都似在荆棘丛中艰难辟路。但王阿姨从未言弃,随着这一连串努力的推进,她的面庞如同被春风拂过的湖面,慢慢漾起安然的涟漪,那笑容里藏着战胜自我的骄傲,点亮了整个病房。 经过30天的综合治疗,王阿姨终于迎来了康复出院的日子。出院那天,王阿姨在家人的陪同下,端坐在轮椅之上,她的双手如同守护珍宝一般,紧紧地环抱着两面鲜艳的锦旗。此刻,她的眼神中满是感激与敬意,开心地将锦旗递向主管医生邓瑞燕以及日夜悉心照料她的护理团队。“邓医生,还有咱们所有的护士们,这两面锦旗代表不了我心里的感激,可我还是想亲手交给你们。”王阿姨的声音略带哽咽,却饱含深情。 听闻此言,在场的医护人员无不为之动容。当天值班的医生和护士们,尽管手头还有繁重的工作亟待处理,可在这一刻,他们纷纷放下手中的忙碌,围拢过来。大家簇拥在王阿姨身边,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快门按下,定格下这一温暖而充满奇迹的瞬间。这张照片,不仅记录下了王阿姨重获新生的喜悦,更铭刻了医护人员用爱与专业创造奇迹的高光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