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神经外科“改良微创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佳
发布时间:2016年03月25日
作者:
未知
“高血压脑出血”是因长期的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使脑内小动脉破裂而引起的脑出血。通常在活动和情绪激动时发病,血压增高是其根本原因,常发生于50~70岁患者,近年来有发病年轻化趋势,男性略多,冬春季易发,以突发头痛、眩晕、呕吐、语言不清、肢体偏瘫甚至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此病致残率和死亡率高,又是常见病,应高度重视。
传统“微创引流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多采用的方法之一:对脑内血肿定位后,进行血肿穿刺置管引流。其目的是尽快解除脑内血肿压迫和刺激,挽救神经功能,具有手术损伤小、方法简单、经济、有效等特点。但由于不能直视下穿刺,引流管在穿刺行进过程中,可能对硬脑膜、脑皮层血管造成损伤,容易出现颅内再出血。此外,该病患者多见于中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平时用药机会较多,易耐药加之引流管留置时间长等原因,容易出现颅内感染且难以控制。
为此,我院神经外科对高血压脑出血“微创引流术”进行改进:术者在直视下穿刺置管,避免了颅内再出血。引流管远离穿刺点经头皮下潜行后引出,避免置管时间长、细菌直接侵入穿刺点引起颅内感染。改良微创引流术”更加符合精准、无菌、安全、有效的神经外科理念。在微创治疗的同时,更加降低了手术风险和并发症。近两个月神经外科完成“改良微创引流术”15例,脑内血肿引流满意,效果良好,无颅内再出血和感染发生。
手术实例:
一、
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引流术,术后第3天拔除引流管。
二、
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破入脑室,脑室和脑内血肿引流术。
三、
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引流术,术后第4天拔除引流管。
四、
脑室出血,双侧脑室额角穿刺引流术。
改良微创引流术穿刺点切口和引流管位置关系,
更有利于预防颅内感染。
神经外科简介
我院神经外科现有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4名。已开展颅脑损伤、高血压性脑出血、脑和脊髓肿瘤(脑胶质瘤、脑膜瘤、垂体瘤等)、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脑积水、小脑扁桃体下疝、脊髓空洞、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等手术,侧重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手术及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均为微创手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费用低等特点)。随着专科团队及设备的不断完善,神经外科将开展更多的新技术项目,不断丰富和完善治疗手段,让我市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
骆安林,副主任医师,神经外科主任,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学会委员。
1995年毕业于江西省赣南医学院,毕业后在我院工作至今,一直从事神经外科工作,先后到广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和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进修学习。擅长高血压脑出血、外伤性脑中心疝的诊断和手术治疗。率先在阳春地区开展无创颅内压监测技术、脑动脉瘤夹闭术、脑动静脉畸形切除术。
刘金阳,副主任医师,神经外科副主任,首批副高职称神经外科专科准入医师。
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19年,曾到天津环湖医院和北京协和医院进修,对颅脑损伤、脑出血、脑和脊髓肿瘤、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脑积水、颅骨疾病、脊髓空洞、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及舌咽神经痛等诊治具有丰富临床经验。能独立开展颅脑损伤大骨瓣减压、经侧裂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小脑扁桃体下疝后颅窝减压等手术;在显微手术方面可开展脑胶质瘤、脑膜瘤、垂体瘤、脑血管畸形切除、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及舌咽神经痛微血管减压等手术并专注于颅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和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现已主刀完成各类神经外科手术1000余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