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能够对人体造成严重影响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严重的损伤,但由于很多患者并未出现十分明显的临床显性症状,再加上糖友与家属们对一些专业术语和专业知识的了解不够全面,因此,很多糖友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生活方式的干预是预防糖尿病前期及高危人群发生病情进展的重要手段,也是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措施之一。
饮食结构与运动方式的选择不合理,长此以往,不仅无法实现对血糖的控制,还可能会使身体出现营养不良、低血糖等问题,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
一、成人糖尿病患者饮食建议
糖尿病合理饮食和规律运动是糖尿病治疗基础,如何进行合理饮食,概括起来为“1、2、3、4、5、6、7”口诀:
1代表每天一斤蔬菜。
2代表每餐二两主食,主食以米饭为主,少吃面食。
3代表每天不超过三汤匙的植物油。
4代表每天四两水果。
5代表每天五份蛋白,包括一份鱼,一两肉,一个鸡蛋,一袋牛奶和一份豆制品。
6代表每天食盐量不超过六克(1矿泉水瓶盖的量)。
7代表每天不少于七杯水(1500ml)。
二、进食水果也有要求
糖尿病患者不能随便吃水果,血糖务必控制在理想范围内才可以食用。
1.水果在两餐之前吃。
2.餐后血糖≤8.0mmol/L。
3.食用量:150~200g/天(网球大小)。食用时减少上一餐主食25g(约少吃2口饭)。
4.可选择水果:草莓、樱桃、莲雾、枇杷、橙子、橘子、番石榴、梨子、猕猴桃、蓝莓、苹果等。
5.食用水果后注意监测血糖。
三、明明管住了嘴,为何血糖还是降不下来?
一些糖友有这样的困惑,明明按医生说的做,管住了嘴,吃的又是五谷杂粮,但餐后血糖还是降下不来,这是为什么?先说说餐前负荷。
“餐前负荷”也叫做“预进餐”,通俗地讲,就是在吃正餐前先吃点儿东西垫垫肚子,这些食物要选择以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等升糖慢的营养素为主的。提前吃下去的食物会诱导小肠释放一种激素,即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这种激素可以减缓胃排空速度,刺激胰岛素分泌,从而降低餐后血糖。也就是先吃下去的食物会向身体发出信号,让各系统提前进入工作状态--将降低血糖的胰岛素提前叫出来工作,同时让身体提前收到“饱”的信号,让正餐的碳水化合物吃得少一些、慢一些,吸收缓一些,这样餐后血糖自然不会飙升。
什么样的食物适合打前阵?
并不是所有食物都适用于餐前负荷法,通常要选择一些对血糖影响小、升糖慢的非碳水化合物食物,比如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的食物,可以选择牛奶/豆浆/酸奶、蔬菜、水果、坚果。
选择热量低的食物
为避免“预进餐”增加总能量摄入,应优选低能量食物,同时控制"预进餐"的摄入量,原则上不应超过正餐能量的1/3。最好的方法是将正餐的一部分匀出来提前吃,这样既可以控制餐后血糖,也不会带来额外能量摄入。
预进餐应该什么时间吃?
建议正餐前半小时进行预进餐。这时吃点儿东西垫肚子,这样不会有明显的饱腹感,不影响正餐进食。 同时也避免与正餐间隔时间太长,产生没吃饱感觉饿的情况。
进餐要早,减少血糖波动
同样的食物,进食时间越晚,餐后血糖波动越大。比如,推迟每餐吃饭时间,餐后血糖波动更大;相同份量的高蛋白低碳水食物,早上吃比晚上吃血糖波动更小。所以,在饮食规律的基础上,三餐时间可以尽量向前移,同时建议早餐和午餐吃饱,避免晚餐吃得太多。
调整进餐顺序,平稳餐后血糖
1.饭前喝一杯水或一碗汤
注意:不是所有糖友都适合饭前喝水/汤,对于一些消化功能弱的老年糖友来说,饭前喝水/汤会稀释胃酸,影响正餐的消化,同时很容易造成摄食量不足,引发营养不良。
2.先吃蔬菜,主要是因为蔬菜中的膳食纤维能增强饱腹感,延缓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吸收。
3.再吃蛋白质类食物
4.最后吃米饭
糖尿病患者轻轻松松动起来
对于糖尿性患者而言,科学合理的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和体重,提高心肺功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生活中,运动无处不在,开始运动很简单。
1.在家:体会劳动的乐趣
避免长时间坐在电视前,少用遥远器。经常走动,将散乱的居家用品整理好。
2.外出:增加步行的机会
能爬楼就不坐电梯,能步行就少坐车。如果开车就将车停在较远的停车场。
3.工作:避免久坐不动
使用小杯子,经常到茶水间打水喝。如果和同事沟通,少用电话,直接走到对方面前。如果您不喜欢洗衣、做饭这类家务活,可以选择扫地、拖地、擦桌子等简单劳动。
温馨提示
如何糖友想进一步理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及更好地控制血糖,也可以到我院内分泌门诊咨询,地址:2号楼二楼5号内分泌护理门诊,咨询电话:0662-7763153;2号楼二楼13号内分泌门诊,咨询电话:0662-7763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