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健康教育>健康知识

【健康科普】阳春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医生温馨提醒:做好这些事,远离高血压!

文章来源:作者: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17日 点击数:229 字体:

 高血压被称为“无声杀手”,大多数高血压患者没有症状,超过一半的高血压患者不知道自己血压高。持续的高血压在不知不觉中会损害全身的大、中、小动脉,造成心肌梗死、脑中风、肾功能衰竭、主动脉夹层、周围血管病等后果,一旦发生轻则影响生活质量,重则危及生命。高血压的后果虽然可怕,但高血压可防可治的,积极地预防和治疗,可以大大降低发生心血管病的风险。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如何远离“高压”生活?


远离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高盐饮食、超重肥胖、长期过量饮酒、缺乏运动、吸烟和长期精神紧张等。

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No.1

合理膳食

限制钠盐摄入,控制总热量,营养要均衡。每人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6g,避免食用高盐食物和调味品,比如榨菜、咸菜、腌菜、腌肉、辣酱、豆腐乳等。多食新鲜蔬菜,减少食用动物油、胆固醇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比如:动物内脏、西式糕点、巧克力派、速食食品、油炸食品等。

No.2

戒烟限酒

6420.jpg

远离尼古丁与酒精。戒酒后,除血压下降外,降压药的疗效也大为改善。

No.3

控制体重

避免超重和肥胖:目前采用BMI评价实际体重,计算公式:BMI=体重(kg)/身高2(m2),中国成人BMI的判定标准为:18.5-24 为正常;24-28为超重,≥28为肥胖

No.4

适当运动

(1)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广播体操、有氧健身操、登山、登楼梯。

(2)频次:建议每周至少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最好坚持每天都运动。

(3)运动强度:中、低强度运动更有效、更安全。运动中心跳加快、微微出汗、自我感觉有点累,运动中的心率=170-年龄,在休息后约 10 分钟内,锻炼所引起的呼吸频率增加应明显缓解,心率也恢复到正常或接近正常,否则应考虑运动强度过大。

(4)心理平衡:预防和缓解心理压力是高血压和心血管病防治的重要方面。

高血压患者自觉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遵医嘱服药,积极进行血压的自我管理,科学、规范降压治疗,使血压控制达标,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脑卒中、心脏病等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减少因病致残、致死,提高生活质量。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努力,远离“高压”生活。


本期科普专家简介

 201803130957040145.JPG  周冰洁:心血管中心二区副主任,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曾到南方医院进修学习心律失常介入诊治;擅长心律失常诊治,对心律失常介入诊治有一定的掌握,熟练掌握心内科常见病及多发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瓣膜病等疾病的诊治,对心内科危重病如急性左心衰、急性心梗、主动脉夹层抢救治疗有丰富的经验,在高血压、慢性心衰、冠心病等慢性病管理方面有一定的经验。主持参与阳江市科技局科研立项3项,发表论文5篇。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